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

[腎臟病的症狀 ]

腎臟病的症狀

1. 尿量異常

正常人一天的排尿一般在1000到1500C.C,每個人之間也有差別,飲食習慣會造成尿量比較多或少。但是如果一天排尿在400C.C以下,就稱為乏尿;有可能是急性腎功能不全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末期症狀。

相反的如果一天排尿量在2500到3000C.C以上,就是多尿,這可能是尿崩、或糖尿病性的腎臟病、或急性腎功能不全的多尿期、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初期症狀。

如果多尿,白天或許感覺不出來,晚上常起床上廁所,就很明顯,例如:早期腎功能不全,常出現夜尿症。

如果一天裡上廁所的次數很多,便稱為頻尿。

一般而言是膀胱炎的症狀,若併發腰痛,就是已產生急性腎盂腎炎了。

2. 血尿

血尿有兩種,一種是在尿裡有紅色或黑褐色,肉眼就看得見的血尿。

如果必須用離心器把尿裡的固態細胞沈澱出來,才可以看的見的話,就是顯微型的血尿。

血尿雖然是腎臟病經常可見的症狀,不過如果輸尿管、膀胱、尿道等等的疾病,也會有血尿現象。

3. 蛋白尿

正常人一天會排出40到80毫克微量的蛋白,如果超出上述的蛋白量,在尿液檢查裡就會出現尿蛋白陽性反應,這稱為蛋白尿。

[尿蛋白]是一種[腎絲球炎病]兆前徵,主要是絲球體發生蛋白質洩漏的現象,稱為[蛋白尿]。

蛋白尿雖是腎臟病的一個標幟,但如多發性骨髓瘤等病,體內異常蛋白質製造過多時亦可有蛋白尿的發生

此外,某些生理或病理狀況下,如劇列運動、發燒等也會產生蛋白尿,只要去除這些誘因,蛋白尿會自動消失。

另外部份腎臟病僅管已進行到末期但仍不會出現蛋白尿。

一天內,若從排尿中所失去的[蛋白質]超過[3500毫克]以上,就會產生[腎病症候群],血液白蛋白濃度降低,病人會出現浮腫的現象。

4. 浮腫

腎臟病會造成浮腫。

腎臟病人尿量減少,卻又排出高量的蛋白尿,讓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,因此身體裡面的的水份不能排出去,水份在體內過度停留的結果,小腿、眼皮就會浮腫。

再進一步會造成胸腔、腹腔積水,甚至引起肺部積水而導致呼吸困難。

造成浮腫的原因不僅僅是腎臟病,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、肝硬化、或藥物引起;必須請醫生仔細檢查原因,再加以治療。

切忌盲目服用利尿、利水藥品;況且有些腎臟病因侵犯腎臟的主要部位不同,有些已是機能極度損害但並無水腫的產生,所以光以水腫的有無來判定是否有腎臟病並不一定正確。

5. 高血壓

對年齡較大的人來說,維持在[收縮壓150毫米汞柱],[舒張壓90毫米汞柱]為正常,如果超過這個數自就有高血壓的可能;年輕人以140、90毫米汞柱為上限,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字。

腎臟疾病造成血壓偏高的症狀,稱為腎臟性高血壓。

腎臟疾病與高血壓之關係相當密切。

腎疾病會導致高血壓,而血壓控制不良則又會使腎功能加速惡化。如此惡性循環,便會產生尿毒症;因此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對腎疾病的控制,相當重要。

6. 高氮素血症及腎功能不全、尿毒症

食物裡含有的蛋白質,在人體裡進行新陳代謝,其中所產生的成分之一是[氮素],經由腎臟隨尿排出體外。

如果腎功能降低到只有正常狀態50%以下的話,再不限制蛋白質攝取,血液中會有氮素代謝物滯留而造成[高氮素血症],這就是我們稱為的腎機能不全,會有多尿及輕微的貧血現象。


摘錄自nosick 飲食VS疾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