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

[「類固醇」 是仙丹還是毒藥?]

用藥停看聽2013/02/28
【聯合新聞網/文/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孫國倫 藥師】
     「藥師阿,你幫我看看這些藥有沒有類固醇,有的話我就不吃了!!」這是在藥局常常出現的對話,一語道盡病人對於類固醇藥品的恐懼與疑慮。
     我們口中常說的【類固醇其實是指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】,因為它有非常強效的抗發炎、止痛效果,口服的類固醇在臨床常使用在氣喘病人上減少氣管的發炎、風濕病人的降低關節發炎疼痛及免疫調節等,外用的類固醇藥膏可以用來局部止癢,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效果又好,所以又被稱為「美國仙丹」
    不過若是長期不當的使用類固醇,則會造成血糖上升、骨質疏鬆、肌肉無力萎縮、高血壓等病變,並出現水牛肩、月亮臉、中心型肥胖而四肢瘦小、皮膚變薄等特殊外觀,並影響人體正常的荷爾蒙分泌失調,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病人休克、意識昏迷。
      台灣早期在醫療上的濫用,甚至是一些地下電台販賣的「黑藥丸」,導致許多病人都發生了這些副作用,也因此讓許多病人聽到使用類固醇就聞之色變。
     其實我們正常的身體本來就會分泌類固醇,而且它還是維持我們身體機能的一個重要的荷爾蒙。
      一般而言,使用口服類固醇不連續超過2~3星期都不會產生上述的副作用,而局部使用的類固醇(外用、吸入劑)長期使用也幾乎不會有言中的副作用,所以在使用類固醇藥品時不需要太過於擔心。
      正確的依據醫師指示使用類固醇藥品,才能讓它變成真的「仙丹妙藥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