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[杜絕腎臟疾病,定期檢查最有效 ]2

杜絕腎臟疾病,定期檢查最有效 2
本刊編輯/周琳霓

台灣約有兩百多萬人罹患CKD

...........



腎臟長期損壞之下,腎臟功能將逐漸受損,並且無法回復到原本的功能,這時就稱為[慢性腎臟病]。

目前醫學界利用預估腎絲球過濾率(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 GFR)來表示腎臟功能受損程度,並將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:

第一期:GFR正常,沒有明顯症狀,小便出現蛋白尿或血尿。

第二期:GFR輕度下降,輕度慢性腎衰竭。

同第一期症狀差不多,並且經過藥物治療與生活作息調整後,腎功能仍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。

第三期:GFR中度下降,中度慢性腎衰竭。

可能出現疲勞、皮膚癢等症狀,有些病友並未察覺到這可能是腎臟病的相關症狀。

第四期:GFR重度下降,重度慢性腎衰竭。

症狀與第三期類似,但是更明顯。有時會合併水腫、心衰竭等症狀。

第五期:GFR嚴重下降,末期腎臟病變。腎功能只剩下15%以下,出現尿毒症狀,包括食慾不振、水腫、心肺積水、貧血、頭暈、走路會喘等,必須依賴透析治療或是腎臟移植方可控制病情。

*你有「泡水高貧倦」嗎?

對於第三期、第四期的患者,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秋錦醫師設計了一句簡單標語:「泡水高貧倦」來提醒[末期腎臟病]的病徵。


「泡」代表小便有細綿泡沫,至少30秒才會消失;

「水」是水腫;

「高」為高血壓;

「貧」則是貧血、臉色不好;

「倦」就是指容易倦怠與疲勞。

當身體出現其中一項或兩項時,就表示出現[尿毒症狀],進入末期腎臟病病程。

一般來說,第一期與第二期的患者除了定期至醫院追蹤外,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生活習慣,像是戒菸、戒酒、不熬夜、適量運動,另外再加上藥物控制即可,並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。

而第三期與第四期的患者,由於腎功能低下,除了生活習慣、藥物治療外,在飲食方面就要多加注意,必須控制鉀、鈉、磷的攝取,強調低蛋白飲食。

而末期腎病患者由於必須仰賴透析治療,所以蛋白質含量要比第三、第四期患者來得高一點,同時多加補充高纖維食物。.....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