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[B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建議 ]3


B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建議3
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/高嘉宏
依據台灣衛生署公布的2011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,肝臟相關疾病就有2項入榜,包括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的「肝癌」,及十大死因第八名的「慢性肝炎及肝硬化」。....

...........
帶原者須有「避免傳染他人」的觀念 當經過驗血獲知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時,除了要改變先前不正確的生活模式及定期追蹤外,「避免傳染給他人」也是帶原者必須深植於心的觀念。

B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有2種,包括周產期由母傳子的垂直感染及出生後透過血液、體液的的水平傳染,根據臨床統計,約有40%的帶原者是經由垂直傳染,而水平傳染則多是透過刺青、打針、性行為等,在血液、體液交換的過程中受到感染。

要避免造成親友感染到B型肝炎病毒,主要可從兩方面著手: 1.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:這是最釜底抽薪的杜絕方法。 2.避免血液、體液交換:不要共用指甲剪、刮鬍刀、牙刷等個人衛生用品,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,都可以有效隔絕B肝傳染途徑。

體液與血液相較,由於血液的病毒量高於體液中的病毒含量,「唾液」感染的機率相對較低。

90年代,衛生署曾大力推動「公筷母匙」,但其實這是針對A型肝炎所做的預防措施,除非是帶原者的口腔患有牙周病、蛀牙、發炎嘴破等情形,導致口水中病毒量增加,才可能造成共食親友感染B肝病毒。

所以與B型肝炎帶原者擁抱、親吻、共食都不會造成B肝病毒的感染,民眾不用擔心。

另外,B肝帶原者的產婦,哺餵母乳造成新生兒感染的機會也很低,除非是乳頭破皮、寶寶口腔受傷時,才必須暫停哺餵母乳。 國人缺乏對於肝病的危機意識 B型肝炎病毒若沒有積極監測,適時搭配治療方案,很容易惡化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,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(Adva-ncing Clinical Treatment-Hepatitis B Virus, Taiwan, ACT-HBV)在2012年3月,曾以電話訪問方式調查全國30~75歲的民眾,調查結果指出,B肝帶原者有高達46.4%從沒到肝膽胃腸科追蹤,顯示國人缺乏對於肝病的危機意識。

 為了喚起全球重視肝病問題,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與世界肝炎聯盟(World Hepatitis All-iance, WHA)將每年的7月28日訂為「世界肝炎日(World Hepatitis Day, WHD)」。

而肝炎號稱台灣的「國病」,今年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與亞太病毒肝炎撲滅聯盟(Coalition for the Eradication of Viral Hepatitis in Asia Pacific, CEVHAP )更響應世界肝炎日的主題,舉辦了「不像你想像中那麼遙遠」活動,藉此讓台灣民眾了解忽視肝炎的嚴重性,並宣導正確的肝癌及肝炎防治觀念。

台灣的B型肝炎帶原者盛行率高,但B肝治療並不如想像的困難,是有機會痊癒的,只要透過定期篩檢、診斷監測、追蹤治療並遵從醫囑,就能早期發現肝臟問題,並有效控制肝病惡化。

(選錄自《健康世界》440期,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